avatar
發佈

談談 JavaScript 中的 eval、風險及替代方案

目錄

前言

最近用 Google Sheets 提供的 App Script 幫朋友寫了個小爬蟲,來自動化搬運跟整理網頁上資訊,發現 HTML Source 裡<script /> 的資訊無法直接被讀取,在問 ChatGPT 時,它突然給了我一個有用到 eval 的實作,之前只知道不要用它,這次決定來認真理解一下 什麼時候可能用到為什麼不要用 ,以及 有什麼替代方案

這篇文章會簡單介紹 eval 後,並帶上一個使用情境跟一個面試考題。

eval 基本介紹

eval(script); 是一個 JavaScript 內建函數。

它可以將傳入的 script String 視為 JavaScript 表達式(Expression)或語句(Statement)來執行。

使用情境:「你信任你要執行的 script 以及 想把 String 當 JS Code 來執行」

Return value

若參數為 String,則會回應 JS 實際執行的結果,如果該 String 不是可執行的 JS Code,則回傳 Error: {script} is not defined

若參數不是 String,則直接回傳參數。

console.log(eval('2 + 2'));
// Expected output: 4

console.log(eval(new String('2 + 2')));
// Expected output: 2 + 2

console.log(eval('2 + 2') === eval('4'));
// Expected output: true

console.log(eval('2 + 2') === eval(new String('2 + 2')));
// Expected output: false

console.log(eval(123));
// Expected output: 123

Never use eval()!

可以直接把字串拿來當 JS 執行聽起來就很不妙,可以看到 MDN 在 Never use eval()! 中指出了使用 eval 可能有的四個原因:

1. Security Risks

只要攻擊者能有辦法置換傳入的 script 參數就能透過它執行惡意程式(取得你本地的資料、透過你發請求等等)。

2. Performance Impact

它會直接呼叫 JS 直譯器,所以無法使用現代 JS engines 在讀取 JS 時做的各種優化。

3. Variable Name Lookups

雖然 JS 是直譯語言,但任何語言要讓機器(ex: 電腦)來執行時,依然還是要轉成機器語言(machine code),電腦才能讀得懂並執行。

但因為 eval 可能會宣告變數(Variable) ,所以如果在瀏覽器上執行的話,瀏覽器會需要去檢視 JS 直譯器轉譯 JavaScript 得出的機器語言(machine code)中的變數名稱有沒有存在、重疊或改變。

這個過程非常耗效能。

4. Minification Issues

Minifiers 是一個可以縮小 JS Code 的工具。 當我們在寫程式時會為了可讀性放很多空格、標點符號或是好讀的變數名稱,但電腦要執行的話,這些都是不需要的,透過 Minifiers 就能讓 JS Code 極簡化,節省空間。

因為 eval 一定是在 runtime 讀到才能執行, Minifiers 這種工具通常是在 build time 打包程式碼時進行處理。

所以如果 eval(script)script 很大一包就會浪費很多空間,無法進行優化。


使用情境

1. App Script 爬蟲時讀取 <script /> 的內容

只要填入「 YouTuber 網址」,再去 App Script 上按執行就可以自動填入 YouTuber 的「頻道名稱」和「訂閱人數」。

雖然 App scripts 不能模擬出瀏覽器,但可以讀取 HTML source,而就算 JS 再怎麼 uglify,要顯示的 String 一定還會是原狀,所以只需要找一下想要的資料在整包 HTML 裡面位於哪個地方就好。

在 YouTuber 的 about 頁面點右鍵再選取「View Page Source」,可以找到「頻道名稱」和「訂閱人數」是在以下這段 script 裡面的 ytInitialData

<!-- HTML source contains: -->
<script>
  ...

  let ytInitialData = {
    header: {
      c4TabbedHeaderRenderer: {
        title: 'YouTuber Name',
        subscriberCountText: {
          simpleText: 'xxx subscribers',
        },
      },
    },
  };

  ...
</script>

在 App Script 中,可以用 UrlFetchApp.fetch 去 GET 一個 url,並用 getContentText 取得該頁面所有的 HTML Code。

再根據先前對於 HTML 結構的觀察,我們可以再透過正則表達式取得我們想要的程式碼段落。

let response = UrlFetchApp.fetch(youtubeUrl);

let pageSource = response.getContentText();

let jsCodeMatch = pageSource.match(/var ytInitialData = (\{[^]+?\});/);

接下來是不是只要再寫一次正則來 match 就可以取得我們要的資料了呢?

let titleMatch = pageSource.match(/title: '([^']+)'/);
let subscriberCountMatch = pageSource.match(/simpleText: '([^']+)'/);

很可惜地不行!

從上面的的 raw data 可以看到它是被包在 <script /> 裡面,而 HTML source 裡面的 <script /> 雖然我們看得到,但對程式來說其實是 visible 的,無法直接讀取。

透過 eval 執行 HTML Source 的 <script /> 並取得底下變數

這時候 eval 就登場啦,eval 可以執行作為 String 被傳入的 JS Code,而我們若把找到的那段 script 丟進去 eval 執行,ytInitialData 就會在此被宣告跟建立,因此我們也就可以直接去存取 ytInitialData 取得它底下 Property 啦!

// Use eval to execute the script to declare the `ytInitialData` variable inside script
let jsCodeMatch = pageSource.match(/var ytInitialData = \{[^]+?\};/);

if (jsCodeMatch && jsCodeMatch.length >= 1) {
  // Extract the JavaScript code block
  let jsCode = jsCodeMatch[0];

  // Execute the JavaScript code using eval()
  eval(jsCode);

  // ytInitialData is declared.
  let title = ytInitialData.header.c4TabbedHeaderRenderer.title;
  let subscriberCount = ytInitialData.header.c4TabbedHeaderRenderer.subscriberCountText.simpleText;
}

到這邊功能就已經做完了,但其實 eval 如上所述有很多問題,基本上不建議使用。

替代方案 JSON.parse

可以呼叫 JSON.parse() 來把那段 script 解析出來,並且一樣可以直接存取解析出來的 JSON data,這樣就不用像是開後門一樣使用 eval 執行外部的程式碼了!

// Use regular expressions to find the JavaScript code block
let jsCodeMatch = pageSource.match(/var ytInitialData = (\{[^]+?\});/);

if (jsCodeMatch && jsCodeMatch.length >= 2) {
  // Extract the JavaScript code block containing JSON data
  let jsCode = jsCodeMatch[1];

  // Parse the JSON data
  let jsonData = JSON.parse(jsCode);

  // Access the extracted data
  if (jsonData.header && jsonData.header.c4TabbedHeaderRenderer) {
    let title = jsonData.header.c4TabbedHeaderRenderer.title;
    let subscriberCount =
      jsonData.header.c4TabbedHeaderRenderer.subscriberCountText.simpleText.replace(
        'subscribers',
        ''
      );
  }
}

2. 面試題:取得 JS 計算結果

const a = '1 + 2 + 3'; 中,a 是一個包含 JavaScript Expression 的 String

該如何取得 a 變數運算完的結果?

這題是來自於:是 Ray 不是 Array 的文章。

透過 eval 可以很快地得到結果,但它有如上所述的問題,有沒有更萬無一失的作法?

const a = '1 + 2 + 3';

eval(a); // 6

String 轉 Array 並用 Array 操作來運算

如果是 String 的話,還有一種常見的作法就是把它轉成 Array,接著就可以使用 Array 很多方便的 methods 來執行了。

const a = '1 + 2 + 3';
const b = a.split(' + '); // [ "1", "2", "3" ],將字串依照內容切割成陣列
const c = b.map(Number); // [ 1, 2, 3 ],將裡面的陣列轉換成數字
const total = c.reduce((acc, cur) => acc + cur); // 6,使用 reduce 來做相加

3. Vue devtools

Vue devtools 中其實有一個很方便的功能「Open component in editor」,可以直接在輯器上打開對應的 Component Source Code。

Vue devtools

而這個功能的執行就有使用到 eval

export function openInEditor(file) {
  // Console display
  const fileName = file.replace(/\\/g, '\\\\');
  const src = `fetch('${SharedData.openInEditorHost}__open-in-editor?file=${encodeURI(
    file
  )}').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ok) {
      console.log('File ${fileName} opened in editor')
    } else {
      const msg = 'Opening component ${fileName} failed'
      const target = typeof window !== 'undefined' ? window : typeof global !== 'undefined' ? global : {}
      if (target.__VUE_DEVTOOLS_TOAST__) {
        target.__VUE_DEVTOOLS_TOAST__(msg, 'error')
      } else {
        console.log('%c' + msg, 'color:red')
      }
      console.log('Check the setup of your project, see https://devtools.vuejs.org/guide/open-in-editor.html')
    }
  })`;
  if (isChrome) {
    target.chrome.devtools.inspectedWindow.eval(src);
  } else {
    // eslint-disable-next-line no-eval
    eval(src); // <---
  }
}

點我看 Source Code

簡單分析一下這段程式碼:

  1. 處理反斜線,確保 filename 是正確路徑
  2. {your_localhost}/_open-in-editor?file=/path/to/xxx.vue 發送一個 GET Request,這個 request 會去呼叫 launch-editor 這個套件來打開編輯及對應文件。
  3. Log 成功或失敗的訊息在 Browser Console

其中 2.3. 的步驟都在包成字串再用 eval 去執行的。

這邊使用 eval 的原因是要在不同環境執行同一段程式碼,所以先把這段 JS code 用 string 存起來,再根據環境(Chrome 或 非 Chrome)決定使用原生 eval 還是 Chrome API 提供的 chrome.devtools.inspectedWindow.eval

4. Angular i18n

這是 Angular 之前再處理 i18n 的數字符號跟貨幣符號時,可以透過 eval(content.toString()) 執行後可以讓傳入的 content 中的變數被宣告跟存取。

function extractNumberSymbols(content, localeInfo, currencySymbols) {
  //eval script in the current context so that we get access to all the symbols
  // eslint-disable-next-line no-eval
  eval(content.toString());
  for (var propName in goog.i18n) {
    var localeID = findLocaleId(propName, 'num');
    if (localeID) {
      var info = getInfoForLocale(localeInfo, localeID);
      info.NUMBER_FORMATS = converter.convertNumberData(goog.i18n[propName], currencySymbols);
    }
  }
}

由於要詳細解釋完比較複雜,所以就先點到這邊,其餘可以進行去 Source Code 上看!

當你不信任 eval 要執行的 script 時

在 JavaScript 本身的以及不同的執行環境(Node.js 和 瀏覽器 )都有對應的解決方法,但大致上都是與原本的執行環境進行隔離。

1. JavaScript: ShadowRealm(提案中)

ShadowRealm 是一個獨特的全域環境,擁有自己的全域對象,其中包含自己的內在函數和內建函數(未綁定 到全域變數的標準對象,例如 Object.prototype 的初始值)。

有望能解決 JavaScript 中 evalnew Function 等方法可能引發的安全問題,使得不信任的程式碼無法訪問主應用程式的內部變數或資源,提供更安全的程式碼隔離機制。

由於 ShadowRealm 還在提案中,尚未被所有瀏覽器完全實現,這邊也就先點到為止,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深究。

2. 瀏覽器: iframe + sandbox + srcdoc

建一個帶有 sandbox 屬性的 <iframe> ,並使用 srcdoc 屬性將想要執行的 JS Code 嵌入。

sandbox 屬性會給予 iframe 諸多限制,像是禁止表單送出、禁止發送 API 等等。可以用於隔離不信任的程式碼。

  • 但注意 allow-scriptsallow-same-origin 一起用時,iframe 就可以運行 script 並訪問 parent DOM ,甚至會導致 sandbox 底下的屬性可以被重置,失去了原本的功用。
<body>
  <button id="runCodeButton">執行不信任的程式碼</button>
  <div id="output"></div>

  <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runCode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const untrustedCode = `
        let ytInitialData = {
          header: {
            c4TabbedHeaderRenderer: {
              title: 'YouTuber Name',
              subscriberCountText: {
                simpleText: 'xxx subscribers',
              },
            },
          },
        };
        ytInitialData;
      `;

      const iframe = document.createElement('iframe');

      // 使用 sandbox 屬性來隔離程式碼
      iframe.sandbox = 'allow-scripts'
      // 使用 srcdoc 屬性設定要運行的程式碼
      iframe.srcdoc = `
        <script>
          ${untrustedCode}
          top.postMessage({data: ytInitialData}, '*');
        <\/script>
      `;

      onmessage = () => (event) => {
        console.log('message received');
        console.log(event.data); // 取得資料!
      });

      iframe.style.display = 'none';

      // 將 iframe 添加到文檔中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frame);
    });
  </script>
</body>

3. Node.js: isolated-vm

透過 isolated-vm 這個套件可以在一個獨立的、與主線程隔離的虛擬機(virtual machine)中執行 JavaScript 程式碼,讓不信任的程式碼將在一個受到限制的環境中運行,就不會影響到原本的程式碼。

結語

這篇文章剛寫好時,其實只包含了前兩個使用情境,並且對於 eval 的使用採取極端否定的態度,但其實仔細找還是有不少使用的情境,只要掌握觀念,分析好當前情境就可以使用,而對於 eval 的判斷依據就是「信不信任你要執行的 script」,以及避免 Never use eval()! 提到的效能問題。

會有這樣的轉變主要是分享到 Twitter 後,得到 Huli 提供 Vue devtools 和 Angular 的使用案例(Original Tweet)和 flandre 的建議,原本隨筆紀錄,然後以為沒什麼的東西意外延伸了很多知識挺有趣的,同時也非常感謝!

另外這次會接觸到 eval 是在 ChatGPT 上看到的,深感 ChatGPT 確實能擴充我對於「不知道的不知道(Unknown Unknown)」的知識邊界 ,但擴充了之後仍然需要去理解,因為它提供的解法雖然可以符合需求,但可能沒有考慮那麼多,也不一定會提供符合當前情境的最佳解,像這次就是提供 eval 的解法,但其實是可以使用更安全的 JSON.parse() 解法,在深入探討後,也發現了 eval 竟然可以應用在 dev tools 和 開發工具上,這算是完全沒想到的連結。

一言以蔽之,平常要多擴充自己的知識,來增加對於這些資訊的判斷力!

如果有人想補充或知道 eval 其他的使用情境,歡迎留言告訴我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