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
東京三日
這是一篇遊記與近日心情混合的文章。
在想標題的時候想了很久,剛好最近看了松本大洋的新作《東京日日》,決定在標題致敬一下。
月初去東京快閃了三天,因為在去年六月 aimer 亞洲巡演結束後,順著氣氛就馬上就抽了今年東京巡迴三月的票。
但日期越來越近,我卻越來越不想出去,主要是日常太多瑣事要處理又有太多充滿不確定性的狀況浮現,思緒都被佔據,我連安排行程的餘裕都沒有。
掙扎了一番後決定還是安排三天快閃東京,直到出發當天,我都還是抱持著煩悶的事情,總是掛念著一堆還沒做的事。
結果來了之後才發現我有多需要這三天。
海闊天空

離開原本的環境一下下,不用太多,只要三天,就能擺脫籠罩在身上的烏煙瘴氣,來這一趟就像是沖完冷水澡後瞬間清醒、瞳孔放大的感覺。
我這才發現我最近都沒有好好地睜開我的雙眼,只維持在可以視物的狀態。牙關也一直都咬得緊緊的,來這邊放鬆後才發現下巴兩側好酸。
由於我沒帶電腦,很多事情都無法處理,所以我也從遇到問題就要馬上跳下去處理的急迫感中解脫。
我自從開始工作後,沒有超過兩天以上離開電腦,不管是出國還是國旅,只要超過一天我就會把電腦帶上,即便我可能沒有在用,但只要背著電腦我就會安心。
現在想想,那並不是安心感,而是近似恐懼感,我擔心我只要沒拿著電腦,我就會無法處理可能有的任何意外。
這次沒帶電腦才發現,其實很多事情沒有這麼急,抑或是沒有非我不可。
這三天踏在路上的步伐變得很輕盈,因為沒有隨身揹著將近三公斤的 macbook。
回到旅館後也可以在梳洗過後直接就寢,因為沒辦法再打開電腦來用。其實也不一定會有什麼事情要處理,但只要打開電腦就有無限的事情可以做,可以查看電子信箱、滑社群媒體、看一些沒讀完的文章、寫一點程式,最怕的就是在任何一個階段陷進去,像是看到 github 上有人回應我提交的程式碼、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想討論(吵架)的議題等等。
或許是身為軟體工程師的原因,沒有了電腦讓我覺得自己就像個沒有能力的人,但正是因為這種無能的狀態,我才能有辦法抽離出來重新看待生活。
我從一個又一個要處理的問題中抽身,視線移開那些問題,我看向前、向上、向左、向右,心中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周遭的景色一直都是這樣無限延伸到遠方的嗎?天空一直都這樣沒有盡頭嗎?」
想起國中時看的一部小說《妖怪公寓》,主角在生活遭逢巨變後搬進了人與妖怪共居的公寓,裡面有一個讓所有人都景仰的角色龍先生,在主角瘋狂打工、讀書跟努力要改變當前的生活時,龍先生說「你的人生還很長,世界也無比寬廣,放輕鬆一點吧」。
這一句樸實無華的話,讓我記到了現在。在東京的路上,這句話也數次浮現在我心中。
回來台灣後,我的生活並沒有太大改變,出去前讓我心煩的事和問題也都沒有解決,但我沒有再感受到出去前那種烏雲籠罩的感覺,我擁有了另一種看待這些問題的方式,我也可以選擇撥開那些籠罩我的雲霧,或許等到我再次撥不開時,就是時候再給自己三天了。
燕湯

雖然我自認不怕冷,但一下飛機感受到只有一度的東京氣溫還是承受不住,所以出海關後馬上開始查有沒有早上開的澡堂,後來找到了位於上野的「燕湯」。
進去時挺驚喜的,因為跟電影《我的完美日常》裡主角日常會去泡的湯屋很像,後來還發現這是日本法定古蹟。
泡湯的流程是在門口放好鞋子,拿著對應的號碼牌進門,一打開門就可以看完整個澡堂,裡面有一個 180 度的櫃檯收入場費,就像一個小瞭望台可以直接能看見男女湯,我進去時是一個阿姨,但聽說有時候會是阿伯。
基本上不會有任何招呼跟介紹,雖然看到很多觀光文章寫到這個澡堂,但這裡需要能用日文溝通再來比較好。
裡面也有很多熟客,在置物區頂部還有很多常客放著的澡盆,上面放著他們的毛巾跟沐浴設備。
還有看到疑似體育班的學生跟老師的組合進來泡湯。
我還不小心用到其中一個阿伯的肥皂,幸好他很親切地教我怎麼去拿板凳跟沐浴乳。
或許也是同樣受到電影的啟發,在這裡感受到很平靜的感覺,沖身體、進澡堂,什麼都不做,就是存在於那裡。
鉢の木
一間很日式感的火鍋/壽喜燒(廢話這裡是日本),挺好吃的但份量不多。

自己一個人旅行時要吃燒肉或是壽喜燒都會覺得有點尷尬,但進門預約時填一個人店員也沒有說什麼,後來也很親切地帶位,讓我一個人坐四個人的位置,店員看我一臉外國樣也有親切介紹我該怎麼吃(但我其實沒聽懂,後來還是亂煮)。
結帳時有聽到店員跟一個常客在用中文聊天,聽口音感覺是台灣人,不過我沒鼓起勇氣用中文跟她講話,後來還是用日文跟她溝通。
大橫川散步道河津櫻
來日本很多次,第一次看到盛開的櫻花。


櫻花的花期真的很難猜,但剛好看到在東京的朋友分享了賞櫻景點,又剛好我原本要去的 Ginza sony park 沒預約到,還剛好離我要看演唱會的東京花園劇院很近,就這樣在多重巧合之下,成功地在三月初的早春賞到櫻花。
我是一個不太會拍照的人都能拍出這樣的照片,可見真的是很美。
順便推一下他的 IG 旅遊帳號:Q です 🙋🏻♀️ |日本走跳生活分享 🇯🇵
友人
這段在發電子報時沒有寫到,猶豫了一晚還是寫進來,覺得還是想簡短記錄一下。
這次很臨時地找了兩個剛去東京的朋友,一個是拿留學簽、一個是拿工作簽,跟他們見面聊聊在東京待了幾個月的想法,得到的回饋都很正面的,有一個準備開始攻讀空間設計,有一個則是在我寫文時已經找到工作準備要換成正式的工作簽證了,真的很替他們感到開心,看著有相同目標(去日本)的人陸續實現了,也激勵了我自己,希望我在不久的將來也能跟上他們的腳步。
感謝他們一個帶我去吃新宿的牛舌,另一個陪我去踩點澀谷的咖啡廳、逛 Tower Records 和澀谷市內的神社「金王八幡宮」。
再更之前去東京時有跟一些在那邊已經住了好幾年的朋友聊天,他們在東京的生活越來越穩定,都已經開始跑永住流程了,原本很怕我之後去日本會沒朋友,但我想目前已經保底有這些人,或許不用這麼擔憂吧!
Aimer
最後來聊一下這次快閃的原因。

我真的很喜歡日本演唱會的氛圍,尤其是日巡都會設計主題,場佈、燈光和選曲也都是與主題有關,這是在台灣很難體會到的,不過也有些歌手來台灣意外會展現另外一面也很喜歡。
Aimer 這次的主題 《月の満ち欠け 》(月亮的盈虧),主視覺圍繞月相,背後有巨大的月亮跟星空投影,月亮會有陰晴圓缺。
這次的 MC 聽得很感動,現在雖然只想得起來要活著繼續見面,但我身邊很多人聽到哭。
節錄一點在社群上看到的小筆記:
「月影」是為這次巡演而製作的歌。
「Sign」每當再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請想起今天的演出,是我們的約定。
「グレースノット」我們孤零零的來到這個世界,也會孤零零的離開,但是這絕對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正是因為有音樂讓我們相聚在一起。
我想,能夠現場聽到這些溫暖的歌,與同樣欣賞這樣溫暖的歌迷們一起待著,這趟也就值得了。
致謝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