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
《原子習慣》全書筆記
目錄
原子習慣
:::info 細微習慣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
2019/06/01 中文版出版!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 創立「習慣學院」此一線上訓練平台
- 專注於研究 習慣養成 、 決策思維
這本書教的不是「自我激勵」或「強化意志力」的心理學技巧,而是如何在意志力不足的狀況下,仍然能達成自己的目標。
現代人該思考的不再是「意志力」、「自我激勵」,而是如何正確地認知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周遭的一切是如何影響我們做決策,習慣本身是如何被建立,並主導我們的生活。
藉由本書,將能夠解答:
- 習慣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 好習慣如何養成,壞習慣如何剔除
- 如何善用「科技」的力量來幫助自己
習慣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info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改變。 :::
我們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同時低估一些小改變能產生的巨大價值。
- 決定性瞬間:年初氣勢滂礡的設定年度計畫,下定決心完成去年沒達成的目標
- 每天的小改變:少喝一杯飲料
但為什麼我們會這樣?
- 成果來得不夠快,於是我們慢慢就放棄了
- 延續喝飲料的例子:每天少喝一杯飲料,也不會立刻變瘦;今天唸一小時的英文,也不會馬上精通英文
- 即便我們深知「累積」的重要性,但累積的過程我們需要「強大的意志力」
融冰的例子
- 從 26 度 加熱到 32 度才會開始融化
- 對比努力來說,到達出現成果的這段距離就是「失望之谷」
- 所有的努力有意義,只是到 32 度才會發生
目標導向的謬誤,系統才是真理
目標是你想要達成的成果,系統是讓你達成到那些成果的過程
1. 贏家跟輸家有同樣的目標
- 目標導向受到「生存者偏差」的影響
- 若成功者與失敗者都有相同的目標,那兩者的差別就不在於「目標」
2. 目標只能帶來短期的改變
- 整理房間的例子
- 你只能不斷追求同樣的成果,因為你沒有改變背後的系統,這是==治標不治本==。
3. 目標限制你的快樂
- 任何目標背後都隱含這樣的假設:「一旦達成目標,我就會快樂。」
- 目標優先的心態,其問題在於你會一直把快樂延到下一個里程碑之後。
- ==快樂一直是專給未來的我享用的東西。==
目標創造了一種「非A則B」的衝突
- 若非達到目標而成功,就是失敗而令人失望。
- 你在心裡把自己框限在狹義的快樂裡,這是偏差了。
- 真實的人生旅程不太可能跟起步時的預期一模一樣。
系統讓你享受在過程
- 當你愛上過程,而非產物,就不必等到獲得自己的許可才能快樂。
- 只要系統有在運作,你隨時都能感到滿足。
- 而且,==系統能夠以很多形式成功,不限於你一開始設想的那一個。==
4. 目標與長期進步相互矛盾:「溜溜球效應」
- 為何許多體育選手得獎後都走鐘了?
- 當你的一切努力都聚焦於一個特定目標,達成目標之後,還有什麼能推動你前進?
- 設定目標的目的是贏得比賽,建立系統的目的則是持續待在比賽裡。
真正長遠的思考,是不顧目標的思考
- 重點不在於任何單一成就,而在於不斷精煉與持續改善的循環。
- progress(進步)的必要條件,是對 process(過程)的投入。
改變習慣從改變「身份認同」開始
:::info 把重點從「我要達成什麼」到「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 :::
- 以戒菸的人面對抽菸的兩種回答為例
- 「不了,我在戒菸」
- 「不了,我不抽煙」
- 前者的身份認同是「我是會抽菸的人,只是我現在在戒菸」,內心裡還是認定那個抽菸的自己,因此難以戒除
- 而後者則是從根本上去改變認同,他已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會抽菸的人,戒菸因而水到渠成。
改變習慣之所以難以達成:
- 改變的東西不對
- 改變的方式不對
- 結果:目標
- 過程:習慣與系統
- 身份認同:信念、價值觀、自我形象
改變身份認同的兩步驟
- 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 透過生活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 生活中的每個經驗都會修改你的自我形象,但不太可能踢一次球就自認是足球選手,也不太可能隨手畫一幅畫就自認是藝術家。
- 然而,當你反覆執行這些動作,證據漸漸累積,你的自我形象也開始轉變
- 以讀書會為例,每週聚會聽大家說書,自己也慢慢在讀書,就會逐漸認為自己是個喜愛閱讀跟知識的人
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
- ==每個習慣都像一個暗示:「嘿,也許我是這樣的人。」==
認真談談「習慣」這檔事
:::info 所謂習慣,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 :::
- 每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一個新的狀況,大腦就必須做個決定:我該如何回應?
- 回饋迴路:嘗試,失敗,學習
習慣可以讓你騰出自由思考與創意所需要的時間!
- 當習慣被創造出來,腦中活動的程度便隨之降低。你學會專注於可以帶來成功的提示,把其他雜訊屏除在外。
- 未來遇上類似的情境,你確切知道應該尋求什麼,從每個角度分析狀況的需求不再
在上述基礎上,更精確地說:
- ==所謂習慣,就是針對規律性問題與壓力的一組自動化解決方案==
習慣不會限制自由,習慣會創造自由
看到這裡,我的疑問是:這樣的我還是我自己嗎?會不會變成一個效率機器人而已。
- 答案是不會。你只會讓自己去做真的想做的事情時,能夠更安心、放鬆。
- ❌ 以前:邊看漫畫時,我會想著「我什麼時候才要開始運動?」
- ⭕️ 現在:把運動自動化成一個固定會執行的習慣,我在看漫畫或做其他事時,就不用再去考慮運動的問題,能更安心地處在當下。
習慣的終極目標
:::info 用「最少的能量與努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
習慣運作的四個步驟
1. 提示:讓你想起要做那件事的東西
- 你的心智不斷分析內在與外在環境,尋找獎賞所在的各種暗示。因為提示是我們接近獎賞的第一個指標,自然會帶來渴望
改善方式:法則(ㄧ)讓提示顯而易見
2. 渴望:提示激發出的內心渴望
- 渴望是第二個步驟,也是所有習慣背後的動力。
- 少了某種程度的動機或欲望 ── 少了對改變的渴望 ── 就沒有行動的理由。
- 你渴望的不「只」是習慣本身,而是習慣帶來的狀態改變
- 激勵你刷牙的不是這個行為本身,而是口腔清爽的感覺
- 自身漫畫的例子:不是想要看漫畫,你想要的是娛樂
提示與渴望仰賴當事人的背景
- 賭徒聽到老虎機的聲音、跳舞的人聽到音樂
- 詮釋與解讀之前,提示沒有意義,將提示轉變為渴望的是觀察者的思想、感覺與情緒。
改善方式:法則(二)讓習慣有吸引力
3. 回應:根據渴望而產生的想法或採取的行動
- 回應是你確實執行的習慣,可能會以想法或行為的方式呈現。
- 回應會不會發生,取決於你受到多少刺激,以及與行為連結的阻力多大。
- 倘若某個行為所需的身體或心智勞力超出你願意付出的量,你就不會去做。
改善方式:法則(三)讓行動輕而易舉
4. 獎賞:對渴望回應(行動)後得到的結果
- 每個習慣的終極目標
- 提示關乎察覺獎賞,渴望關乎想要獎賞,回應則關乎取得獎賞
獎賞的目的
- 滿足渴望
- 教育我們哪些行為值得在未來被記住
改善方式:法則(四)讓獎賞令人滿足
四個面向缺一不可
- 少了前三個步驟,行為不會發生;少了第四個步驟,行為不會被重複
習慣迴路
- 提示引起渴望,渴望激發回應,回應提供獎賞,獎賞滿足渴望,繞了一圈,又與提示連結
習慣養成的四個法則
法則一:讓提示顯而易見
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覺察
:::info 心理學家榮格所言:「倘若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的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 :::
- 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有太多下意識就會去做的事情,例如:拿起手機
指差確認
日本地鐵
- 指差確認減少了百分之八十五的錯誤,並避免了百分之三十的事故。
紐約地鐵
- 採用修改過的「只指不喊」版本,實行不到兩年,地鐵列車沒停妥的發生率就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七。
自身例子:出門前的口號
習慣計分卡
:::info 好習慣(+):有助於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壞習慣(-):反之,有害的。 正常習慣(=):無助也無害的事。 :::
- 先不用做出改變,只要先知道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實際發生的行為
習慣 | 評價 |
---|---|
起床 | = |
關鬧鐘 | = |
看手機 | - |
... ... | ? |
最常見的兩種提示:時間與地點
對何時何地執行一項新習慣做出確切計畫的人,比較可能真的去執行。
- 許多人認為自己缺乏激勵,其實他們缺的是==清晰==。
- 採取行動的時間與地點並非總是顯而易見,有些人花了一輩子等待改善自我的正確時機
==秘訣: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
- 自身案例:我會於下班 7 點半,在 Rebirth 寫論文。
習慣堆疊
:::info 把想要的行為跟已經在做的事綁在一起 :::
狄德羅效應:取得一項新的所有物往往會帶來連鎖消費反應,平添額外的購物。
- 沒有行為是獨自發生的,每個行為都成為觸發下一個行為的提示。
- ❌ 將新習慣與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配對
- ⭕️ 讓新習慣與目前的習慣配對。
- 關鍵:找到觸發習慣的正確提示
==秘訣: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
- 基本款:每天早上刷完牙後,我會去喝一杯溫開水。
習慣堆疊讓你得以創造一組引導未來行為的簡單規則,就好像你對於接下來該做什麼永遠都有執行計畫。
- 進階款:想要養成每天晚上多閱讀的習慣:
- 起床 → 整理床鋪 → 放一本書在枕頭上 → 淋浴。
激勵被高估了,環境往往更重要
人們選擇產品時常不是因為產品「是什麼」,而是產品「在哪裡」
習慣改變取決於身處的空間,與眼前的提示。
最常見的改變形式並非內在,而是外在:我們被周圍的事物改變,每個習慣都取決於情境。
視覺提示是人類最強的催化劑
- 我們對視覺的依賴遠高過於其他感官 創造明顯的視覺提示可以把你的注意力引至你想要的習慣
想要讓習慣成為生活的一大部分,就讓提示成為環境的一大部分。
務必讓最好的選擇變得最顯眼,當好習慣的提示就在你眼前,做出更好的決定就變得輕鬆自然。
環境設計讓你取回掌控權,成為生活的建構者。不要只當你所處世界的顧客,也要成為它的設計者。
定義行為的並非環境中的物品,而是我們與物品的關係
:::info 環境中不是充滿物品,而是充滿關係。 :::
- 新環境比較容易改變習慣
- 不必對付舊環境的提示
- 一個空間,一個用途
- 環境的提示重合時,獲勝的往往是較輕鬆的那邊
- 自身例子:電子空間的管理
- 想要讓行為變得穩定可預測,就需要穩定且可預測的環境
自制力的秘密
例子:越南美軍的海洛因癮頭
:::info 所謂「自律者」只是擅長建構生活,好讓自己不用展現超凡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 ::: 最有自制力的人,通常是最少用到自制力的人 當你不需要很常用到自制力,就比較容易自我克制。
堅持、恆毅力與意志力都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強化這些特質的方式:
- ❌ 祈求自己成為一個更有紀律的人
- ⭕️ 打造一個更有紀律的環境。
反轉 法則一(讓提示隱而不見) 來戒除壞習慣
習慣一但建立,只要環境裡的提案再度出現,行動的渴望便隨之而來
:::info 若沒有謹慎處理提示,反而會觸發你想要停止的行為 :::
惡習是自我摧化的,壞習慣促成了他試圖麻痺的情感
- 瘋狂追劇讓你提不起勁,又花太多的時間,但你又因為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別的事繼續看劇。
- 你因為抽菸有害健康而焦慮,但看到煙盒上的噁心照片又產生更多焦慮,因而又抽了一根菸來舒緩焦慮。
「提示引起的想望」
- 一個外在刺激造成了一股想要重複惡習的強迫性渴望。==一旦注意到某件事,你就開始想要==
- 要剷除一項壞習慣,最實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減少接觸會激發此惡習的提示。
- 如追劇:手機內不要安裝追劇 APP,不要放到網頁書籤。
:::info 短期內,你可以用意志力壓過誘惑;長久下來,我們終歸是所處環境的產物。直白地說,我不曾看過有誰可以在負面環境裡一直保持正面習慣。 :::
- 自制力是一種短期策略,不適用於長期。你也許可以抵抗誘惑一次或兩次,但不太可能每次都讓意志力凌駕欲望。與其在每次想要做正確的事情時都鼓起意志力,不如把能量用來優化所處的環境。
==這就是自制力的祕密: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讓壞習慣的提示隱而不現。==
法則二:讓習慣具有吸引力
食品的極樂點
- 舉例: 飲食過量的習慣
超常刺激
- 如:社群媒體(讚數),滿足「認同」渴望
多巴胺的回饋迴路
- 老鼠實驗
- 一樣會「喜歡」糖,但沒有多巴胺,就不再「想要」了
- 讓我們採取行動的,是對獎賞的預期,而非獎賞的實現。
- 接收獎賞時大腦裡被啟動的獎賞系統,跟預期獎賞時被啟動的系統是同一個
- 你的大腦分配給想要獎賞的神經迴路,遠比分配給喜歡獎賞的要多
誘惑綑綁
案例:將 放鬆 與 電視節目 連結
假如你每週四晚上八點都會喝紅酒配爆米花,那麼到最後,「週四晚上八點」就代表放鬆和娛樂。獎賞與提示產生連結,打開電視這個習慣於是變得更有吸引力
把「想要」做的事跟「必須」做的事綁在一起
- 追劇 + 跑步
:::info 1.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需要的習慣〕。 2.做完〔我需要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想要的習慣〕。
概念:透過 超常刺激 加強欲望,再透過習慣堆疊執行。 :::
⚠️ 狀況題:想滑臉書,又需要多運動
- 拿出手機之後,會做十下波比跳(需要)
- 跳完後,瀏覽臉書動態(想要)
文化環境(家人與朋友)
- 舉例:西洋棋棋童家庭
:::info 在所處文化中被視為常態的習慣,就是最具吸引力的行為。 :::
- 我們最早的習慣並非來自選擇,而是模仿。
- 「在生活中,我們被社會的風俗與習慣橫掃」—— 蒙田
模仿的對象
- 親近的人(歸屬感)
- 加入一個把你想要的行為視作常態的文化中,在那之中...
- 你想要的行為是常態
- 你跟這個群體本來就有某些共同點(歸屬感加強吸引力)
- 加入一個把你想要的行為視作常態的文化中,在那之中...
- 多數的人(從眾效應)
- 不確定該怎麼做時,我們會依賴群體行為
- 當改變習慣 意味著 挑戰族群 ,改變就較沒有吸引力;意味著 融入族群,則反之。
- 有力的人
- 融入後,我們會想辦法突出。
- 我們會非常在意 成功人士 或是 敬仰的人 的習慣,並試圖模仿他們
- 「如果是XXX」會怎麼做?
渴望只是深層潛在動機的特定顯現
- 在演化的過程中,人類的大腦並沒有抽菸、上 Instagram 或打電動的欲望;在較深的層次,你只是想要減少不確定性並舒緩焦慮、想要贏得社會的接納與認可,或是想要取得地位
- 渴望:抽煙、社群媒體、打電動
- 深層潛在動機:緩解焦慮,取得認同感
生命感覺像是反應式的,但其實是預測式的
- 我們一直從環境中讀取暗示,但只有預測到「改變狀態會讓自己變好」時,才會行動,而這就是「渴望」
重新設定大腦(調整思維方式)
- 把重點放在好處,而非壞處,讓習慣更 有/沒有 吸引力
:::info 把兩個字改掉,不是「必須」,而是「可以」 :::
動機儀式
練習把想養成的習慣與你享受的某件事物關聯起來,之後需要動機時,這個提示就能拿來用。
- 自身案例:戴上耳機(不用播音樂)就進入專注狀態。
法則三:讓行動輕而易舉
重複執行 > 追求完美
:::info 「至善者,善之敵」 :::
啟動(準備完美的計劃) vs 行動(實際執行)
- 人們一直處於啟動狀態,但不開始行動,往往是想延後失敗
- 更慘的是,啟動還會讓你覺得自己有在做事。
:::info 「無他,為手熟爾」 :::
- 長期增強作用:重複執行一個行為越多次,大腦結構會為了更有效率地執行那個行為而改變。vu6
- 海伯定律:「同步發射的神經元會連結在一起。」
建立新習慣,重點在於: ❌ 花多久 ⭕️ 花多少次
- 時間的流逝並沒有什麼神奇力量,重要的是執行該行為的比例。
最小努力原則
:::info 如果你真的想要,也許就會真的去做,但我們真正的動機就是發懶,然後找方便的事情做。 :::
- 人一天的能量有限,大腦設定就是盡可能節省能量。
- 每個行動都會耗費能量,所需要的能量越多,發生機率就越低。
「減法的加乘效用」:移除消耗時間與精力的阻力,就能用更少的力氣成就更多。
- 熱門商品最擅長的也是這件事,如:送餐軟體、約會軟體、共乘服務、通訊軟體
透過環境設計來減少能量消耗
:::info ⚠️ ==創造出一個讓正確的事情盡可能輕而易舉的環境== :::
在環境中減少與好習慣相關的阻力,增加與壞習慣相關的麻煩。
- 好習慣如:隔天要運動,就穿著運動服睡覺、睡前想讀書,起床摺好棉被後用一本書壓著
- 當你為了某個空間本來的用途去整理那個空間,就是準備讓下一次的使用輕而易舉。
- 壞習慣如:看完電視拔掉插頭(增加下一次的麻煩)
- → 改變任務,讓違背好習慣比開始執行好習慣更花力氣
- 反例:Netflix 的自動播放服務
兩分鐘法則,停止拖延!
掌握每天的「決定性瞬間」,習慣是起點,不是終點。
- 想運動的起點,是交通工具,而不是健身房
入門習慣
- 將要建立的新習慣濃縮成「兩分鐘」,==重點在於盡可能讓習慣容易開始==
- 如:睡前讀書,讀一頁就好;想跑步,跑兩分鐘就好。
- 新習慣不該像是一種挑戰,後續可以是挑戰,但==開始時要輕而易舉==
- Echo:重複>追求完美,先持續地做,==「標準化,才能最佳化。」==
法則四:讓獎賞令人滿足
:::info 當體驗令人滿足,我們就有可能重複某一行為 :::
立即獎賞 vs 延遲獎賞
- 人們傾向於做「立即見效」的事,故需要讓好習慣能立即得到「回饋」
- 例子:牙膏加薄荷
- 領薪水、運動減肥、儲蓄等等都是「延遲獎賞」,而難以達成。
好習慣的代價在當下(先苦後甘),壞習慣的代價在未來(先甘後苦)
習慣追蹤器
基本型:在 To-Do 上記錄事項,完成後打勾。
- 顯而易見
- 紀錄上一個行動,可以創造觸發下一個行動的因子。
- 證據擺在眼前,就比較不容易自欺。
- 有吸引力
- 每次打勾就是小勝利,是邁向身份認同的小勝利,並且一次次的小勝利會餵養你對勝利的渴望
- 甚至有提供視覺證明,提示你有沒有做。
- 令人滿足
- 每次的小勝利都能帶來滿足。
- 不再執著練出肌肉,而執著能延續紀錄,成為「不錯過健身的人」
悖論:你試圖養成習慣前,會需要先養成紀錄此習慣的習慣。
- 極簡化、自動化追蹤過程。
- 習慣堆疊:做完「目前的習慣」後,我會「追蹤該習慣」。
習慣中斷後,怎麼辦?
- 不要錯過兩次
- 毀掉你的不會是第一個錯誤,而是後續的一錯再錯。
- 在狀態不佳時,仍需持續習慣
- 錯過習慣的日子的傷害 > 成功執行習慣的日子的助益。
- 100 + 50% = 150 ; 150 - 33% = 100
- 避免 33% 的損失 = 50% 的獲利
- ==重點不在於那件事本身,而在于成為不會錯過那件事的人==
習慣追蹤,是追蹤數據背後的目的,而非單單數據本身。
- 只關注體重計上的數字,為了減少數字就可能會走火入魔。
- ==古德哈特定律:「當測量成了目標,就不再是個好的測量方式。」==
- 測量只有在引導你、祝你看清全局,而非消耗心神的時候,才有用!
習慣契約
:::info 知道有人在看著,會是個強大的動力。 :::
進階優化方式,從 「A」 到 「A+」
基因的影響
:::info 開放式問答:天份重要嗎? :::
- 提升成功機率:選對戰場(人人天生能力不同)
基因決定的不是你的命運,而是你在哪個領域有機會
- 能預先決定傾向,但不能決定命運。
如何知道哪個領域有利?
- 從瞭解自己的性格著手
- 「搭配性格打造習慣」
- 「選擇最適合你的習慣,而不是最受歡迎的習慣」
- 開發與善用
- 目標是嘗試多種可能性,研究廣泛的方法
- 焦點在於「尋找最佳解」,並偶爾找一些小實驗測試自己
- 有效,就繼續善用
- 無效,就繼續開發新方法
- 結論
- 一樣是 80/20 法則
- 80%的時間 投注在現行找到的最佳解
- 20%的時間 繼續探索新方法
- 例子:G oogle 員工花 80%時間做正事,20%時間選擇自己要做的案子
- 其餘的心理指標指標
- 「判斷自己適不適合做一件事,不是端看你愛不愛,而是端看==你能不能比大多數人更不費力的處理這件事給你帶來的痛苦==。」
- 「什麼事讓你忘記時間」
- 「什麼事讓我比其他人得到更多收穫」
- 學東西的速度、自媒體粉絲成長幅度等等
- 「什麼事對我來說是自然而然的」
若無法找到有利的賽場呢?
- 畢竟要能找到自己的天賦其實還是滿靠運氣。
但當你無法靠著「更好」來贏,可以憑藉「不同」勝出。
勵志的比喻:
- 滾水會讓馬鈴薯變軟,但會讓雞蛋變硬。你無法控制自己生來是顆馬鈴薯或雞蛋,但你可以決定要比硬,還是比軟。若能找到比較有利的環境,就能翻轉原本對你不利的條件。
真實案例:
- 動畫師 Youtuber 洋蔥:畫家+幽默感
- 繪畫不是頂級,不能靠繪畫維生
- 幽默感也沒強到能去主持脫口秀
基因不會消除努力的必要,而是讓努力的方向變清楚。
基因告訴我們要努力去做什麼。
- 先天限制與你是否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限無關。
- 人們太執著於「有限制」這件事,以致於很少真正盡力去接近那些極限。
- 如果你沒有投入同等分量的訓練,不可能確定自己在基因上拿到的是比較好或比較差的牌
金髮女郎原則
:::info 維持動力並達到慾望最高點的關鍵: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 :::
- 一但建立習慣,需要的是==維持進步(小也沒關係)+新挑戰==
- 若能待在金髮女孩區,就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 進步需要一種微妙的平衡。
- 你必須不斷尋找將自己推至極限的挑戰,同時也要持續達成足夠的進展,好讓自己保持動力。
- 要維持吸引力並繼續帶來滿足感,行為必須保持新鮮。
成功最大的威脅不是失敗,而是無聊
- 從 A 到 A+要能忍受習慣執行到一個階段後,隨之而來對於日復一日的行為中的無聊。
- 在自我精進的旅途上,到了某個時間點,每個人都會面對同樣的挑戰: ==你必須愛上無聊==。
- 我們都有想要達成的目標、想要實現的夢想,但無論你試圖在哪方面精進,==倘若只在方便或亢奮的時候努力,永遠無法得到非凡的成果==
建立好習慣的壞處
自動化,讓我們容易忽略錯誤
- Echo:指差確認
- 需建立 ==「反省與複查的系統」==
- 最怕我們只是在強化習慣的自動化,而不是在改善。
- 如:決策日誌、年度審核 等等
「身份認同」讓我們有動力去做事,但也妨礙我們進入下一步(驕傲)。
- ==不要讓身份的任何單一面向決定你是誰。==
- 否則,當那個身份(通常是職業)消失時,你也跟著迷失自我。
- 身份喪失時,就要重新定義自己
- ❌ 我是一個CEO
- ⭕️ 我是一個創早與建立東西的人
==缺乏自我覺察是毒藥,反省與複查則是解藥。==
結語:從 A 到 A+
萬事皆無常,生命一直在改變,所以必須定期檢視舊有的習慣與信念是否仍然對自己有用。
:::info 習慣(自動化) + 刻意練習(檢討) = 精通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