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發佈

畫出自己的地圖

目錄

原本想先寫另一篇文,但收到了一封信,詢問我在 2023→ 2024 時提到的 「畫出自己的地圖」該如何實踐和反思,就決定先來寫這篇了。

我其實一直都有想寫這個主題,但礙於地圖跟思考方式都一直在改變,或是還沒跨過心裡的坎,覺得想法還沒有辦法受他人檢視。

不過如前一篇《寫作上的一些庸人自擾和思考》的「資格論」所提到,我只是在分享「我」的作法而已。

另外也有想到就算是《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近藤麻理惠,她自己不再使用這套整理法也不代表其他人或之後讀到的人也不再適用,每個人都是在不同的階段而已。

原子習慣的啟蒙

最開始是在 2020 年第一次讀到《原子習慣》時,理解到「目標導向的謬誤」跟「身份認同」的概念很震撼,這才發現我一直以來都是盲目且急就章設定一堆「目標」,再接著用結果來定義我自己,而每次達成後都會頓失目標而略感空虛,然後急著要找下一個目標來達成。

而現在採取「身份認同」的作法: 身份認同

「目標的達成」是身份認同使然。 就像為了減肥而喊出上健身房跟極端飲食控制來逼迫自己,就算達成後也常常因為一下子放鬆而走樣,因為核心的認同沒有改變。 要有健康的身體要先讓自己產生自己是一個懂得善待身體的身份認同才能持久。

畫出地圖的前置作業也是先釐清自己的身份認同,以此為基礎迭代,待會會分享我迭代的紀錄。

對《原子習慣》有興趣的話,我之前有簡短寫過重新理解習慣這檔事—《原子習慣》書摘(上),所以這邊不贅述書中觀念,總之非常推薦這本書!

畫出自己的地圖對我的幫助

日常生活的導航

就是沒事可以打開來提醒一下自己想往那邊走。

投入在工作或是一些目標一陣子後,也會過於專注在那件事上沒辦法跳脫出來,這時候看一下地圖也會很有幫助,可以把自己抽離出當下,看看自己最終是要往哪裡去,有時候會豁然開朗。

做選擇時的依據、取得放棄的勇氣、少一點後悔

人生中偶有些意想不到的機遇或可能性,不過並不是每個機緣跟機會都是好的。

以前常常因為被邀請就熱血地投入一些事情,後來才發現其實跟我的方向不符合,只是盲目投入,不論是沈浸在「有在做事」或是「被需要」的感覺中。

而後悔挺多時候是覺得「自己有更好的選擇」、「當初...就好了」,但是有一份自己的地圖可以讓我提前認清我無論如何都不會那樣選擇,那些選擇就是不適合我。

避免自己窮忙

以前常常為了「有在做事」的感覺一頭熱地去做事情,但其實手邊那些能做的事情,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看著地圖能逼我自己去面對「那些真正重要的事」。

擺脫一點比較心態

我不再把身邊的人都當成競爭者。

有時候還是會落入羨慕跟忌妒,覺得別人怎麼這麼快,這種時候就使打開地圖,提醒自己的路要走的路,別人也是在走他們的路。

這是不是一份好地圖?

如何知道這是不是一份好地圖?看看這份地圖有沒有對應到 「為什麼要畫」 的原因就好。

在把「為什麼」講清楚的過程,就可以知道在做的時候需要側重哪些部分,也能作為畫完地圖的評論依據。

我畫地圖的原因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幫助,它能成為我「日常的導航」嗎?能成為我「做選擇的依據」嗎?能「避免我不窮忙」嗎?

在一一確認這些「為什麼」的過程中逐步調整地圖。

我怎麼畫地圖?

首先,可以先想想自己的身份認同,自己是怎樣的人?想成為怎樣的人?喜歡怎樣的事情?很抽象也沒關係。

再來我認為有三個階段:

  1. 「什麼都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3. 「知道自己要什麼」

我在出社會兩年內都處於「什麼都不知道」的階段。

既然什麼都不知道,就可以反過來「遇到什麼就做什麼」。我挺感謝我當時算是挺樂於嘗試的,像是成為軟體工程師完全是個意外(我是哲學系的),詳細可參考「回顧我成為軟體工程師的第一個三年」

在嘗試的過程中,會慢慢知道「自己不要什麼」,然後減少需要嘗試的項目。我自認外向也很愛跟人互動,但我做了業務後才發現我社交能量也是有上限的,偶爾喜歡把自己關起來做事。

從「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到「知道自己要什麼」之間還有一大段距離,所以我是從「身份認同」出發去嘗試。我現在也不能完全確定自己知道我要什麼,我想也很少有人可以,但我已經縮小很多範圍,目前是有幾個重點想深耕看看的事情,寫作是其一。

另外,除了自己嘗試之外,也可以在嘗試前就先找前輩們問意見,可以循著自己的身份認同去思考要問的問題,透過他們的經驗讓自己想像一下自己想不想那樣。

我的地圖版本紀錄

囉唆太多了,直接來看看我的地圖版本紀錄吧! 不過以前的地圖可以看看就好,現在已經改走極簡風。

2019~2022

我給了自己 「創作者」、「變革者」、「強壯的人」、「冒險者」、「眾人簇擁之人」 這幾個身份認同,算是一個最抽象我想要成為的樣子(有點中二但我喜歡)。

而除了原子習慣之外,我也接觸了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管理法,這是一套目標管理辦法,聚焦在思考達成哪些關鍵結果(Key Results)可以達成目標(Objective),並且一個個關鍵結果也可以是一個子目標並有自己的關鍵結果要達成。

雖然原子習慣書中有提到「目標導向」的謬誤,但我讓「身份認同」作為最頂層的 Objective ,就變成達成哪些關鍵結果可以成為那樣的人,這是當時還沒辦法完全放棄目標導向的一個折衷。

接著我會根據時間維度來切分,從「OKR of Life」到「OKR of Year」再到季月週日。

「OKR of Life」就是根據身份認同,我人生中可能會達成哪些事:

map-v1

「OKR of Year」則是再往下延伸,我今年可能會做哪些事,以「成為厲害的工程師」為例:

map-v1-node

季月週日的 OKR 以此類推。

現在回過頭來看覺得真是太極端了,行事曆細到以半小時為單位實在是太極端,連打掃家裡和聚餐我都會設定時間跟計時,後來發現時間都花在調整行事曆跟規劃,而不是「真的下去做事」。

像是設定聚餐兩小時,接著寫程式一個半小時,但如果聚餐延後了,就要調整後面寫程式的時間,如果太晚就要找這週可以有什麼時間去做,然後又接著拖到下週要做的事而開始調下週的,接著調這個月的...。

除了規劃方式有問題之外,也還有很多心理層面的問題在處理,像是不太擅長拒絕導致沒留什麼時間給自己,遇到困難傾向逃避等等。

2023

意識到這樣緊繃下去是不行時,我有重新調整了一個版本,這個版本沒有這麼嚴謹,我放棄了 OKR 這套方法,現在回想當時可能是基於「想把自己當成公司」管理的角度出發,但我是個人,我應該要用「人」的方式在對待我自己。

map-v2

這階段設定「身份認同 → 願景 → 里程碑 → 小任務」,還是有點 OKR 的影子,但是我把「時間」的維度拉掉了,由於我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有小改然後內化了,經過三、四年的沈澱覺得我確實想要成為那樣的人,做事的考量也都能用那些認同來幫助我導航跟做選擇,也比較不會 FOMO 跟風,有個基準去放棄一些事。

這張地圖很快就被迭代掉,主要是歸功於「諮商」。

在跟諮商師討論時,發現這張圖是一份「焦慮清單」,把這些事情都列出來不會就奇蹟似的達成,而我永遠只做得完一小部分,其他部分都是我沒做到的。

再來諮商師也透過一些很關鍵的提問讓我知道我對自己的期許是有很多不實際的地方。

我會這麼極致地在規劃,有部分是因為我內心有一個不完美、不符合想像、沒有能力的自己,而我一直想拒斥他,所以我催生出了這些目標,希望自己遠離他。

2023~2024

現在就是極簡,基本上只有「身份認同」和更具體的一些主題,因為大多數都已經內化了,我只需要一些大方向而不是一堆細節,根據幾次經驗,很多細節在我做的時候會自然地發現他們,事前列太細只是讓自己寸步難行。

我也大致上擺脫自卑跟冒牌者症候群,我需要的就是相信自己然後去做。

map-v3

現況與反思

看到我今年的地圖這麼簡化,可能有些人會覺得自相矛盾,不是要畫出自己的地圖嗎?怎麼就只有幾個點?這樣也能算地圖?

但經過這幾年我發現很多我原本認為一定要達成的中間點就算沒達成也可以,就像不會因為少用幾個語言或套件就不是一個好的軟體工程師,化繁為簡的這份地圖對現在的我來說是一份很好的地圖。

畫出自己的地圖跟規劃人生的概念有點像,不過我認為重點更多在「導航」 而不是「設定人生目標」,如同開頭所說,達成某些事是因為身份認同使然,而不是達成目標達成後再回來定義自己。

整個過程就是先發散再收斂,然後收得太緊了就再發散,太鬆了就再收斂

我慢慢能夠接受這種變動狀態,凡事求個大概不絕對,不會像以前那樣執著於「達成什麼事」或是按部就班像爬格子一樣爬上去,現在是想著「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那樣的人會怎麼選擇,然後就大致這樣前進。

去年開始還有一個目標是「成為更有餘裕的人」,放棄對目標的執著,而是去感受自己是怎樣的人、想成為怎麼樣的人之後,真的有餘裕很多,有辦法應對意外,也能更自在地跟朋友相處,不會在放鬆時想著「啊那個還沒做」、「我離 XX 目標還有多遠」,每天都活在「有事情還沒做」的壓力之下。

contrast

除了目標之外,生活其實還有很多面向,我不是一個機器,要讓自己在心態上跟時間上都有餘裕處理那些事,偶爾心態飄走的時候就看看地圖,讓自己不至於迷失太久,而如果迷失太久了也沒關係,那就是要地圖已經過期了要調整。

未來可能會再調整,但我就先把現在的版本記錄下來了。


最後,第一次收到來信真的很開心,總算不是在自說自話,知道自己的文字有人會在乎也想知道的感覺很好!

歡迎大家寄信或是在 substack / twitter 跟我多多交流哦!

我可能不會回得很快,但我會看也會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