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發佈

在失去了用十二年的臉書帳號之後

目錄

前言

每一場意外都能讓我跳脫出習以為常的狀態,用一個比較抽離的狀態去看待當下,並意識到現在的狀態有哪些是我不滿意或是滿意的,像是之前在國外掉手機、這次臉書被停權都讓我想了很多。

meta 無預警的停權

2024/12/27 我的臉書被登出,顯示了這個畫面:

facebook-suspense

Facebook 的停權非常強硬:

  • 帳號完全消失,無法被搜尋,原本的朋友也無法再找到我的帳號跟相關資訊
  • 發過的文、照片全部消失
  • 被 Tag 過的文、照片不會有我的帳號
  • 最嚴重的是有些聊天記錄,在聊天室中連我傳過的訊息文字都會被消失,朋友跟群組裡的人無法再知道我們過去聊過了些什麼

我不認識 ytmichael_enponomarev.83ererls 這個帳號。我的 IG 跟 FB 也沒有綁在一起,所以我推測這是個詐騙帳號,不知為何怎麼跟我的 FB 帳號綁在一起,然後害我一起被停權。

而且臉書直接開始計時 180 天要求自證清白,這篇文發佈時已經只剩下 172 天了。

在無法登入那個 IG 帳號的情況下,官方沒提供我任何手段去恢復。已嘗試寄信給 appeals@fb.com,但聽說沒用。

有查到另一個方法是寄實體信件到美國,之後會試試。

臉書帳號遺失後,我失去了哪些?

臉書有一個提供「下載檔案」的按鈕,但發生錯誤了,所以可能是沒得備份了。

facebook-backup

我失去所有過去的貼文、照片、聊天記錄和群組。

我國小和國中的照片都只放在臉書,高中放在 IG,大學才有自己管理相簿、備份照片的觀念,我的備份照片中最早是 2016/04,所以在那之前的照片我基本上都遺失了,沒辦法回味國小跟國中的照片了。

但比起那麼久遠以前的照片跟文章,最遺憾的是「連結」。

臉書上有許多「弱連結」,以前的師長、老友和國外朋友都用 messenger 聯絡。就算重辦了帳號,也難以一個個把他們找回來,像是我在日本旅遊時有認識各個國家的人,老實說我都不太會拼他們的全名,因為有好友才能搜尋到,重辦帳號之後想必就找不到他們了吧。

聊天記錄也挺遺憾的,有很多慢慢沒在聯絡的人,偶爾想到會去看一下曾經要好時期的聊天內容,看著那些對話跟文字來再次經歷當下的那個時空跟當年的我們,現在這些都沒。

我傳過的訊息會變成這樣(文字框的灰底不是修圖):

messenger-chat

還有一個不幸中的大幸是我沒有很多服務綁定 Facebook 登入。

與三年前被 IG 停用的對比

其實,在 2021/05/05 時,我的 IG 帳號也被無預警停權過一次。

那時期還是重度成癮 IG 的狀態,無法使用 IG 對我來說影響很大,我主要互動的朋友跟生活紀錄都放在上面。

當時寫道:

「這次事件是一種警示,讓我知道我該尋求與社群媒體之間更健康的互動模式,像是為什麼而用之類的。 而在官方處理事情的方式這麼不 OK 的情況下,該如何讓自己掌握更多主動權,不像這次有這麼強烈的無力感。 目前的想法放到 IG 上的重要回憶至少自己要有備份,不用全部但一些不見了會難過都可以備份一下;希望能保持聯絡的好友們可能也可以紀錄一下。」

在那之後我確實有慢慢在掌握與社群媒體的距離,帳號突然被消失的無力感還是在,但我這次沒有這麼恐慌。

我這次能確定重要的朋友們我都還有辦法聯絡上,並且比起經營社群媒體上大量但不深刻的關係,我也有開始更重視維繫少數但我真的重視的人。這也是我 2024 的課題,在關係上去蕪存菁。

同時,我也更加認清了我想與怎麼樣的人相處,在我喜歡的領域(軟體開發、寫作、JPop、其他議題…)上也都能找到同好,我覺得現階段這樣就足矣。

可惜的是,資訊備份上我沒吸取教訓,我沒意識到 FB 有這麼多東西要備份,這次 FB 被停用仍措手不及。

沒有社群媒體,被遺忘是何其容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可可夜總會》?

這部電影是皮克斯在 2017 年推出,以墨西哥的「亡靈節」作為背景設定,講述一個不被允許玩音樂的小男孩在這個時期意外穿越到亡靈的世界,要尋求在亡靈世界的音樂家祖先幫助,以便回到現實世界。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對死亡的詮釋:「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我有種離開社群媒體就會被遺忘的感覺。

有一個不定期會聚會的群組(就是上面截圖那個聊天室),我被停權隔幾天剛好有聚會,但有個朋友發現我怎麼都沒有講話,才發現我並不在聊天室,而我過去講過的話也不見了,我存在的痕跡完全消失了,他才趕緊用 IG 密我的臉書帳號是不是消失了。

臉書的停權方式,會讓人在不知不覺間消失,連聊天室都可能沒注意到。

有些朋友用臉書辦活動,若找不到我的帳號,可能就會漏掉邀請。若沒人想起我,我就不會收到通知。

這種被消失、被遺忘的感覺令我害怕。

沒有社群媒體,該如何發聲

這是被停用後的另一個擔憂。

雖然臉書已不是主要平台,但看到一些臉書的文想回覆,或是在 messenger 找人講話時發現我做不到,還是有被噤聲的感覺。

更諷刺的是,我只能用 meta 的 IG 來找以前用 messenger 聯絡的朋友。

關於這一點,我目前還沒什麼想法,可能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不能沒有社群媒體的時代,如果真的想講點什麼,就算帳號被封了,也只能趕快再創一個帳號回來(或是平常就要準備備用帳號),在有一定流量的社群媒體上傳播資訊的效率真的比其他方式有效太多了。

下一步

不再信任社群媒體能管理好我的內容和帳號,畢竟已被 meta 無預警刪除兩次(IG 和臉書各一次)。

但台灣主流社群媒體都是 meta,而 Twitter 在 Elon Musk 經營下也不太喜歡,希望藍天可以起來。

目前想到可以開始做的是這些:

確保資料自主性:備份文字、照片和重要聯絡方式

鑑於對官方的不信任,所有內容都要自己管理、保留自己的數位足跡,這部分我很認同 Obsidian 作者的理念 File Over App

過去的內容先使用官方的備份功能存下來,發現 IG 跟 Twitter 的備份功能其實還行,會拿到一個壓縮檔,打開後會看到一堆檔案,但有一個 HTML 入口,點開會是個列表可以瀏覽各種內容。(IG 有 start_here.html、 Twitter 是 Your archive.html

文字盡量先寫在筆記軟體,再從筆記軟體擷取出來發到社群媒體,就像是照片會先拍,然後再從相簿選取照片那樣。(現在想法是隨意記在 Heptabase Journal )

相簿用 Google Photos 並額外用外接硬碟備份。

建立個人關係管理系統(Personal Relationship Management),這樣冠名好像很酷,但其實只是定期記錄一下身邊有哪些重要、想保持聯絡的人,三年前有用 Notion 整理過一次,這次來用 Heptabase 看看。

主動管理資訊源

從社群動態牆轉向 RSS feed、電子報、個人網站、官方部落格、Discord Server 和特定群組。

去年有看到雅瑄分享自己推薦的網站(Personal Website List)跟資訊來源們,想效仿來整理一下!

制定社群媒體使用守則

主要用來:

  1. 推廣、宣傳
  2. 徵求意見、詢問事情
  3. 找到興趣的同溫層(軟體開發、寫作、日本、社會議題、生活感想…)
  4. 跟朋友們更新近況

避免:

  1. 下意識在無聊時打發時間
  2. 跟一些認知差太多又不想理解的人雞同鴨講
  3. 博取社交認同

專注建立小而緊密的社群

結語

失去一個臉書就讓我有被消失的感覺,讓我覺得我可能太過依賴社群媒體了,我不再想要追求一大堆弱連結跟社群上的數字,而是想要去維繫跟穩固那些真實且溫暖的連結,可能不全然在現實世界,因為像是軟體開發和一些我感興趣的主題,現實世界真的都沒什麼遇到,而且也遇過不少溫暖的網友(主要是推友),所以之後會更專注在電子報、個人網站和身邊一些比較親近的朋友,並且希望可以確保自己能夠被他們聯絡到。

確保這些真實的連結後,或許失去社群媒體後不會害怕被遺忘,而是一種清淨。

對於大多數人,只要在社群媒體中被隱藏、封鎖,就會因為其他龐大的資訊流而被遺忘,可能很偶爾才會被想起來,頻率慢慢降低,就這樣慢慢被遺忘。

不過,或許被遺忘不會怎麼樣,我起初是有點驚慌,但像這樣寫出來梳理自己的想法之後,又覺得沒這麼嚴重,寫作真的能幫助重整思路呢。

時間在前進,終究會有大量的事物被消失或是遺忘,或許重要不是會被「別人」遺忘,而是「自己」如何建立良好的連結、深刻地生活。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訂閱電子報: